8 大亞洲生醫區塊
- Thomas Huang
- 2015年7月20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# 8 - 新加坡
新加坡身為東協一員, 承諾從 2011 -2015 共注入 2.663億美元 其優越的地理位置, 多民族文化和高度國際化. 使超過30家世界級生物製藥巨頭選新加坡作為推展亞洲主要業務的據點. 這些公司包括 GSK葛蘭素史克, Amgen安進, Roche羅氏, Novartis諾華, Bayer拜耳, Actavis阿特維斯, Baxter International百特, Takeda武田.
# 7 - 馬來西亞
馬來西亞的專利數排名第8 研發經費也是排名最低之一, 但是它擁有最多的就業數字 12549人次 直接 和 83000人次 直接加上非直接. 馬來西亞也正準備推出其國家生物技術政策的第三個階段, 其重點將放在2020年前加強馬來西亞生物技術公司的全球業務.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敦拉薩認為,更積極的策略, 是馬來西亞在2020年後能繼續促進和維持生物技術產業的增長之關鍵.
# 6 -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亞洲專利數排名第二 32436. 首次公開招股排名第五位, 研發支出第七位.澳大利亞公司Cynata在美國GMP廠認驗其Cymerus ™技術的間充質幹細胞後, Cymerus的1期人體臨床試驗目前處於規劃階段, 目前澳大利亞相關生醫就業約有40,000名
# 5 - 台灣 台灣雖然位居亞洲專利第七名, 研發投入第六名, 但在不斷增長的生物製藥公司數目(第四名) 取得了進步, 以及近年來, 以及首次公開募股為亞洲第三. 台灣共有71580人從事生物製藥.在本土成功的企業基亞, 其市值三月和五月2014年之間翻了一番多, 超過20億; 和 PharmaEngine 在去年11月加入美國的合作夥伴梅里馬克製藥贏得FDA的快速通道指定為他們的MM- 398 (伊立替康納米脂質體注射液, PEP02 )轉移性胰腺癌以前吉西他濱為基礎的治療治療的患者.
# 4 - 韓國 韓國的專利排名第四位,研發支出排名第三.自2010年Seegene後還沒有生醫公司公開募股,但預計今年幹細胞生物技術Corestem正在準備上市, 尋求籌集約30十億韓幣( 2千650萬美元)通過KOSDAQ市場上市.對韓國來說企業融資是韓國政府的一個優先事項, 在他們成功達成第一階段的100億韓元基金後( 8千830萬美元)上個月該國的衛生和福利部公佈了其全球醫藥產業發展基金價值約135億韓元十億( 1億1千930萬美元)的第二階段.
# 3 - 印度 印度的亞洲研發支出排名第四, 專利數排名第五(估計為40十億在2014年,儘管2美元十億一個生物醫藥研發數字已經計算出2012年)的首次公開募股排名第四.其生物製藥就業人數變化很大, 2013 年時約有50000人次, 今年早期估計已達45萬人次. 最令他們感到自豪的是來自海得拉巴的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;本月初, 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宣布, 該公司開始生產印度首個自行研製的輪狀病毒疫苗, Rotavac. 該疫苗是專門打輪狀病毒, 這導致印度每年8人死亡, 是小兒腹瀉最常見的原因之一.
#2 - 日本 日本在亞洲的專利有著明顯的領先地位, 他展現出其傳承的藥物技術以及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研發.但日本以些微的差距輸給了中國在公司的上市, 日本有著扎實的研發支出經費和公司的數量(第二名).其中的一個公司Sosei集團上個月以4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英國的Heptares治療公司, 他的專精為針對G蛋白偶聯受體(GPCR )的新療法.
# 1 - 中國 中國不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, 其亞洲領先的生物製藥及研發開支, 公司, 和工作( 2013年250000人次皆為亞洲第一 . 中國的專利數也在快速增加中(第三, 30627 ) , 以些微優勢擊敗日本IPO領導( $ 2.747.5十億由18家公司提出. 可以預期的是, 中國在明年有關生物技術的宏偉目標將會持續的增長和創新, 尤其當官員發布第13個五年計劃為2016- 2020年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