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養殖雞不愛自己孩子?原來是基因惹的禍
- Esther Inglis-Arkell
- 2015年8月2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鳥類有一種築巢的特質。當他們生完蛋以後,會待在蛋的身邊照顧自己的蛋。許多商業用途的雞卻沒有這樣的特質。而且看起來他們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後代是導因於一個基因突變。
雞的築巢,並不是農民們所樂見的行為。母雞每多待在蛋上一分鐘,都是在減少她生產另一顆蛋的寶貴時間。理想狀態是,農民希望母雞生出一顆蛋後馬上就離開。即使只是在自己後院養育雞隻的農民想的都是一樣的想法。
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商業用雞沒有母愛的原因。農民在養殖中淘汰護子的行為的雞,且缺乏對蛋的關愛似乎在White Leghorn 品種的雞當中最初是起於一個基因突變。令人驚嘆的是,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一個直接表現的基因。當這基因的表現減少,母雞們就會棄自己的蛋於不顧。
科學家們還不知道是哪個特定的基因產生如此的影響。長久以來他們相信是雞的Z軸性染色體之一決定了築巢與否。現在他們相信是取決於另一個跟性無關的染色體。總之在雞的DNA當中有一個基因把雞對孩子的關愛像電燈開關那樣啪的一聲關掉。當然這不是說在人類當中存在著相同的基因。
但是雞有時會被用來模擬人類的模式。他們大多時候是作為脊椎動物的胚胎發展模式研究。不過,認為遺傳學可能對我們產生類似的效果,是相當有趣的想法。
是不是可能有這樣的基因存在,使我們完全不關心自己的孩子呢?
原文連結:
http://io9.com/farmers-stumbled-on-genetics-that-stop-chickens-loving-1720976524
Comments